工作碎碎念(2019)

文章目录
  1. 1. 工作中需要哪些反思
  2. 2. 年轻人最重要的能力
  3. 3. 目标/结果导向的重要性
  4. 4. 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5. 5. 其他只言片语

工作中需要哪些反思

如何跨越成长中的瓶颈?

  1. 假设今天你负责的是一个系统,那么你仅仅是把这个系统的基本原理搞懂了?还是可以把上下游有几个系统、每个系统之间如何调用、依赖方式都理顺?
  2. 假设今天你负责的是一块业务,那么你仅仅把自己负责的功能点弄清楚了?还是你可以从最上游开始,到你负责的系统,再到最下游,都思考得非常透彻?

需要沉下心去思考,不要用「换一个地方」就好了来掩盖自己「战略或战术上的懒惰」。

不要只顾着一个迭代接着一个迭代,一个版本接着一个版本,只满足于把需求做好,而忽略了总结的重要性。大到项目、小到需求,如果在完成之后缺乏总结,那么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失败的,可以总结的点非常多:

  1. 在整个项目的设计上,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
  2. 通过这个项目/需求,是否吃透了某一块业务,搞懂了来龙去脉;
  3. 通过这个项目/需求,是否充分理解了某个技术框架/基础组件的用法;
  4. 在整个项目的开发(针对程序员而言)中,是否踩了坑,犯了低级的错误;
  5. 在整个项目的进度把控上、人员安排上、上下游协调上,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6. 经历了某次大促,是否对可以熟练使用公司的监控工具,遇到突发事件,是否快速有效地进行了解决。
  1. 任何工作一定对个人都是有提升的,但是不会总结的人,在每个项目/需求中成长的东西都是散的,久而久之就忘了。通过充分的总结之后,犯过的错误我们不会二次再犯,理清楚的业务的来龙去脉铭记在心,对自己是一种提升,分享给别人对别人也是很大的帮助。

业务逻辑本身就是要花时间去理解的,不能通过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来取代这个过程。没有任何一种技术是可以脱离具体的业务,具体的场景存活下来的。技术是通过业务,通过产品,才体现出了技术的价值。可以说,完全不懂业务的技术,几乎是不存在的。

能够解决某个业务领域内的大部分技术问题,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围绕业务技术经验做职业规划,而非围绕技术栈做职业规划,客观来说,行业经验的壁垒比技术栈的壁垒要高很多。

在开发工作过程中,要定期回顾、梳理、整合我们用过的知识、技能,把它们添加到知识图谱中,并和其它知识关联起来。没有回顾,就没有成长,一定要养成回顾的习惯。如下图:在项目完成后,应该有一个回顾总结的阶段。

决定程序员是否具有优势的,是应用流程方面的能力 ,即逻辑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架构设计、解决问题的框架、快速学习、自我管理、创新与创造等。

年轻人最重要的能力

1.拥有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不断提高自己在某一个专业领域以及在企业内开发产品和业务的认知能力是基础;唯一可以应对变革,与它共跑,甚至赶超的方法就是学习,要持续不断的学习,让自己拥有更多更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强的在企业内开发产品和业务的能力。

2.与他人交流、交友的能力。

这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愈发紧密联结的世界,通过各种数字通讯服务与工具,社交网络,人们能够以文字、图片乃至视频,与更多的人保持交流。
从长远角度看,一个人越擅长结识他人,表达自己,形成相互学习并共同完成某些理想的关系和友谊,对这个人就越好。

归根到底,发展上述两种关键技能是为了更好的抓住未来可能出现的机会。

目标/结果导向的重要性

获取知识一定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者是满足某方面的好奇心。解决问题就是在树立目标。抛开目标谈构建知识体系是一个伪命题。我们太希望找到一套速成的标准答案了,这是在中国体制教育下长期驯化出来的思维惯性,你不可能通过构建一套知识体系去打败生活、工作中的所有问题,所以知识体系的构建一定是目标导向的。

先有人生规划,再有清晰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就需要搭建相应的知识架构,所以知识架构是达成目标的一种途径。为了实现目标,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进军哪些专业领域,在这些专业领域里,怎么分门别类的学习,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来。怎么获取知识,怎么吸收知识,怎么吸收,怎么输出,一切围绕着目标就会非常清晰,避免做无用功。

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厉害的人就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质量的输出,构建知识体系是为了稳定高效的解决问题。

1、目标:知识架构是达成目标的一种路径
2、获取:上网搜、找人问、翻书看、自己做
3、提炼:剔除无用、理清逻辑、知识模块化
4、输出:强化认知、关联重构
5、聚合:分类、分解、再聚合、建立秩序和体系
6、扩充:构建知识边界之外的系统思维

具体可以看 真正的高手,都在培养系统 这篇文章。

晋升不是因为你在当前层级做的足够好,而是因为你超越下个层级的 JobModel 的最低要求。晋升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要如何做到水到渠成呢?

  • 重在日常沉淀、思考、总结、复盘、积累。
  • 用下一层级的标准要求自己,深刻理解 JobModel 背后传达的人才观。
  • 多主动与TL、师兄对焦,多跟团队同类型优秀同学对齐。
  • 在业务压力大的情况下,做好深刻的业务理解,做出技术亮点。

其他只言片语

波克定理:只有在争辩中,才容易诞生好的主意和好的决定。

托里得定理:一个人的思维是否属于上乘,得看这个人的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个截然相反的思想。

波克托里得定理:一个人的投资思维与思维习惯是否属于上乘,得看这个人的脑子里是否能同时容纳两个相反的思想,并且这两个思想进行自我争辩,通过自我争辩,最终得出相对更好的主意和决定。

平庸而又毫无自知,毫不努力的自己,才是我们应该害怕的事情。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在做决策时是不应该考虑沉没成本的,因为很多时候舍不得沉没成本,只会让收益降低,让损失扩大。

一个道理,你只是复述了一遍,只是背得出来,那是不叫知道的,或者说只是你以为自己知道了。只有你去做了,亲身体会了道理转化成行动的过程,哪怕失败,你也算知道了这个道理。

少抱怨,甚至可以压制一下自己想抱怨的情绪。如果你能让自己传递出积极的能量场,那么你的工作自然而然就会一帆风顺。这和朗达·拜恩的《秘密》谁白了是一个意思,你自己如何,你能吸引些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可以将员工的表现分为两部分:学习和能力。缺乏经验或训练造成的缺点可以被修正,而能力不足却不可以。管理者常犯的错误是无法区分这两种原因,因为管理者通常不愿意显得不友善或苛刻。而且, 他们认为用这种办法评估员工会引起反弹。在这种情况下,你要让自己务实且实事求是。

首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仍然要坚持自己的想法。第二点,在一切进展非常顺利的情况下,你也应该做这些重要的事情。你每天应该在固定的时间里,有规律地做这些事情;第三,当你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必须在72小时之内完成,否则你很可能永远不会再做了。

在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时,正确的决策顺序是:1. 我要做什么产品、服务,我要解决什么问题;2.这个产品、服务、问题,需要什么技能。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把握红利,不知道如何规避压力,唯一能做的,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提升自己的信用、口碑和影响力。永远不要认为,做对一次选择,就可以安稳一生。

任何时代,大部分人总是会固步自封,随波逐流,随着岁数增长,你可能真的无法挡住优秀的年轻人超越你,但你只要肯进步,总会不断超越那些停步不前的大多数。另外就是广结善缘,提升格局,不要让自己停留在跟年轻人竞争基本战斗能力的场景里,那样你就很难维持竞争力了。岁月无情,那我们怎么应对?

快速提升表达效果:(1)拆分。 内容尽量拆分成一系列简短而明确的小观点,粒度要细到每个观点都可以让人快速地、一目了然地领会。 (2)反复。 开头的几点用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然后进入核心部分时,采用各种形式反复展示,就是翻来覆去地讲,力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任何事物越简单,承担混乱的责任就越少,而且在遭受混乱时更容易修复。—-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常识》,1776年。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