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碎碎念(2020)

文章目录

了解自己核心、长远目标是什么,不要对短时间内的「前台风光」所迷惑。站在后面,劣势是不易被「看见」,优势是能让你沉下心来,提升自己。

把自己变成一个品牌,要让别人提到你的时候,呈现的是「这个人做得东西,肯定是靠谱的,我会认真对待。」这样一种形象,从一封邮件,一个PPT,甚至是一次活动,都要认真对待。如何做呢?

  1. 完型思考的能力。拿到工作需求,特别是相对复杂一些的工作,先不要埋头只顾眼前就开做。先思考下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你在其中扮演什么位置,做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如果你是项目或者这件事的owner,传递到你这个职能后,需要这个岗位为项目提供什么帮助,从而知道你还可以做什么。
  2. 利他主义。不管是给老板还是给同事的东西,先思考下,他想要什么?这是他想看的东西吗?他看得懂吗?
  3. 框架思维。复盘和总结自己的工作体系和思维认知,从而形成一套框架化的打法,运用在自己的工作中,让工作成果可以被复制,可以被传递,可以去培训。

如何讲好故事?第①要点就是,加大库存量!不管是故事还是有趣的段子,可能跟工作能够沾边的,或者你觉得很有启发的,建议save起来,放到自己喜欢看的地方,时不时查阅。②设计属于自己的百搭故事。

明智的⼈在经历各种沉浮时都始终盯紧稳健的基本⾯;⽽轻浮的⼈跟着感觉⾛,做出情绪化的反应,对于热门的东西⼀拥⽽上,不热的时候又马上放弃。

你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不是你⾃⼰能得出的最好答案。

如果你能养成⼀种习惯,⾯对精神痛苦时能够⾃动地反思痛苦⽽不是躲避痛苦,你将能够快速地学习和进化。

表⾥不⼀的⼈往往会⾃相⽭盾,经常丢失⾃⼰的价值观。他们不容易开⼼,⼏乎不可能展现出⾃⼰最好的⼀⾯。

找到与我观点不同的最聪明的⼈,以便⾃⼰能够努⼒理解他们的推理。在你不擅长的领域请教擅长的其他⼈,这是⼀个你⽆论如何都应该培养的出⾊技能。

如何做到头脑极度开放,将头脑开放作为⼀种习惯。如果你始终把愤怒感、挫败感作为提醒⾃⼰的迹象,从⽽冷静,慢下来,以深思熟虑的⽅式看待眼前的问题,逐渐地,你的负⾯情绪出现的频率就会⼤⼤下降,你就会直接成为我上⽂描述的那种头脑开放的⼈。

高层结构的设计不是完整的软件设计,它只是细节设计的一个结构框架。在严格地验证高层设计方面,我们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详细设计最终会对高层设计造成的影响至少和其它的因素一样多(或者应该允许这种影响)。对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改进,是一个应该贯穿整个设计周期的过程。个人认为:系统设计应该是自上而下设计,自下而上验证,如是反复,不断演化而得到良好的设计。

做成一件事情的关键,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拆分目标,而是:你能否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最简单的模式,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优化,最终让它变成你想要的样子。做事情的核心步骤:先建立框架,再设计一个最简单的系统,最后不断去优化它,直到实现想要的愿景。

大脑是不喜欢思考的,思考是一个不确定、不稳定的状态,大脑不喜欢这种状态 —— 这意味着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和时间。在一个小圈子里,如果信息的输入不足(闺蜜圈、粉圈),很容易会把对信息的「认同感」误以为「正确性」,而并不在意一个观点是不是对的,一个逻辑是否严谨、自洽,一个论据是否可靠、可信。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提升,许多人不但没有变得更开放,恰恰相反,变得更固执、更封闭,更容易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从不变中得到满足,从变化中得到增长。这样的生活,才有生命力。

人脉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大家能各取所需。因为大家默认,花费时间、精力建立关系能够为自己谋利。套用肯尼迪的一句话:要赢得信任,不是问别人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

早晨、午餐时间以及工作日结束前几个小时,都是典型的最佳发邮件时间。

问题与机遇是并存的,畏惧问题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降低你解决问题的动力。职业生涯中的问题,如果不在一个地方解决掉,即便你换一个公司大概率还是会遇到,最好的办法就是解决它,踩着它提高层次。遇问题就躲,迟早会被问题包围动弹不得,试错的成本如果不大,就不要在意太多,畏首畏尾反而放不开手脚,干就完了。

人的价值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某个角度讲,解决简单的问题价值就低一些,解决复杂有难度的问题价值就高一些。所以我们第一要敢于去解决问题,养成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第二要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软件工程除了硬件设施,其它基本由不可见的、不可量化的脑力思维活动组成,更多的是时间成本。构建之初,就要基于软件工程的思想指导实际工作,凡违背软件工程的基本规律的实施过程,规律必然会反作用于项目或产品,必须是先设计再编码,否则写到后期会发现很多不合理,必然导致返工。前期调研不到位,必然会做出来一堆没有市场的东西。质量、速度、成本是软件工程的不可能三角,只能平衡,不能打破。

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一个最简单的建议:多读一些复杂的、需要费脑子的文章和书籍。不用强求能读懂多少,但要努力读进去。为什么呢?目的不在于从它们中获得启发,而在于,通过这种方式,锻炼我们的前额叶,让它逐渐习惯这种「需要动脑」的模式。从而,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让它运转起来。

相对于过去,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足够多的第三方 lib 和 framework 来复用,来帮助项目节省大量代码,开发工作似乎变成了索然无味、没技术含量的 CRUD。但是对于业务非常复杂的项目,则需要有经验、有抽象思维、懂设计模式的人,去设计面向业务的 framework 和面向业务的 lib,只有这样才能交付可维护、可扩展、可复用的软件架构——高质量架构,帮助项目或产品取得成功(来自微信文章《技术总监灵魂一问:你精通那么多技术,为何还做不好一个项目?》)。

互利才是长久的,否则你的每次求助都是在消耗情感,那些急切等待回报的人,路会越走越窄。
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真的能力。

在人才招聘时对面试者有能力要求,同样在人才培养上也应该有培养的目标,也就是能力标准,一旦能力标准缺失,会带来方向不清晰,动力不足,也是说只要完成项目,拿到业务结果,至于项目结束后个人能力是否得到提升,自己和主管都很少去关注,长久以往就养成了只看事情,不看成长的工作习惯。这种从做项目到只拿项目结果的传统人才培养方法造就了很多人在工作3到5年后,就开始停留在舒适区,很难突破成长的天花板。

世界上所有领袖级的人物或组织在取得成就的过程中,他们遵循的思考、行动以及交流的方式是完全一样的(Why—How—What),一种由内而外的方式。而一般人之所以一般,恰好是因为反着来。(What—Why—How)人人都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有些人知道自己是“怎么做”的;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唯有那些明白“为什么”的人,才是真正的领导者。这里的“为什么”指的是:你的目的是什么?你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你怀着什么样的信念?你的机构为什么而存在?你每天早上是为什么而起床?为什么别人要在乎你?优秀的组织都是从内向外的,从“为什么”到“怎么做”再到“是什么”。

你的个人护城河是一组独特的且不断累积的竞争优势,别人很难学习,或者很难做到。如果你有了它,你会让自己变得无法取代。你必须找到属于你的特殊东西,而且这些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加价值。一种建立个人护城河的方法,就是找到自己最擅长的2个~3个事物的交集

我有很多时间管理的技巧,但由于字数有限,我仅列出以下三点:1) 拥有好的反馈措施去帮助你看清如何提高做不同事情的成果(我没有,周报?),它们可以是具体的数字或者是他人的反馈意见;2) 恰当地使用工具,例如待办事项清单、日历或备忘录等;3) 让身边优秀的人在不同方面锻炼你,从而让你在一天内完成尽可能多的事情,并在时间管理上给出他们的建议。

真正的个人战略:站在一个越来越大的需求趋势上,挤进一个越来越稀缺的分工层级。六字诀:盯需求,做稀缺。

数据:领英报告发现:

  1. 抓住了转折点的职场⼈平均加班时⻓仅为3.5⼩时,并且,每⽉收⼊低于3000元的职场⼈的加班时间最⻓,⽽相较之下,每⽉收⼊⼤于4万元的职场⼈的学习时间最⻓。由此可⻅,对于职场⼈来说,想要把握住⼈⽣的转折点,最该做的不是加班和坚持副业,而是学习和寻求本职工作上的挑战;

  2. 多数职场人时隔多年后悔没把握住的,不是第⼀份⼯作这 样的转折点,⽽是⼀次恋爱、⼀场旅⾏…仅有8.1%的30岁前的职场⼈表示,没有把握第⼀份⼯作这个转折点会对现在的职业⽣涯造成障碍,而竟有24.8%的人选择了错过恋爱会对现在的职业生涯有所阻碍。

写作是把自己的同一段时间重复销售很多次的极少数选择之一。传播一篇文章最有效的是人,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精准人群,判断文章是否会转发(判断原则:我的这篇文章是否会让读者产生一个明显的变化?)。

写作的目标是沟通而不是表达。有效沟通指的是你能让对方明白他自己之前不明白的道理,了解他自己之前不了解的事实。修辞的目的是为了让对方感受到他们原本感受不到的东西,一般使用两种修辞方式:类比(在沟通中给对方在未知和已知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和排比(令人产生足够深刻的印象)。

写作是对输入处理过的输出,是在倒逼思考,一定要想办法提高输入质量,筛选高质量的输入可以降低处理的质量,把人作为过滤器对于提升信息筛选的质量没帮助。多读心理学和经济学方面的书籍,读书可以同时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

反复梳理你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选择,你的价值观决定你的未来。每天花半小时到一小时回答这五个问题:这事对吗?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什么事绝对不能做?什么事一定要做到底。永远要想办法把对自己的标准抬高一个量级甚至多个量级。

「信息茧房」是哈佛大学教授凯斯提出的一个著名概念:「如果你只关注自己选择的领域,如果你只关注某一种信息源,如果你只关注自己愉悦的东西,久而久之,便会像蚕一样,将自己桎梏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从而丧失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

什么是个人底层操作系统?它指的是:一个人看待世界、他人、自己以及问题的理解结构,它包括了思维方式、意识水平、心智模式、自我认知程度、自我觉察水平等

你听的书、看的书 ≠ 你增长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论,你增长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论 ≠ 你实际获得的的成长和发展。

为什么要构建知识体系?我们都想成为厉害的⼈。怎么成为厉害的⼈?厉害的⼈就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质量的输出

认知事物和思考有两个基本的逻辑法则: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是从个别到⼀般,演绎法是从⼀般到个别。

中国的⼤学教育之所以和职场脱节,就在于它是⼀种「从理论出发⼜到理论为⽌」的游乐场模式。

你能管理多⼤的复杂性,你的价值就有多⼤。今天这个时代,对通才的需求远远⾼于专才,拥有某项特⻓⽽其他⽅⾯也不差的T型⼈才更受欢迎。时代变化很快,技术变迁也会越来越快,守着某项专业技能,⼤⼏率是很快被淘汰掉。

管理岗的重要性,看看这个岗位下⾯有多少⼈就可以了。⼈数越多,说明你管理的部⻔越重要,层级也越⾼。⽽技术专才岗呢?我们要定义⼀个初级专才岗和⾼级专才岗的具体要求就有点难了。所以也经常看到处在初级岗的员⼯在做⼀些⾼级岗的事情,反过来的也有。因此,通过专才路线晋升到⾼级岗位的⼈,是选择了⼀道窄⻔。

⼀个⼈进步的重要表现就是,曾经你梦寐以求的东⻄,后来觉得不过如此。以前你想要的,现在不稀罕了。看⼀个⼈层次如何,并不是看他拥有的东⻄有多⼤价值,⽽是要看他敢于扔掉的东⻄有多⼤价值。

刻意练习加上思考,打造属于你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体系,就相当于你在不断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理论上,年龄越大,经验越多,你的操作系统会越高级,越智能,你也就拥有了独特的竞争力。